“‘讲好环保故事’,放大‘好声音’,充分利用好报纸、电视、广播、网站、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媒体,开展全方位集中新闻宣传。”
“围绕工作重点,开展新闻发布,重点在‘新’字上下功夫;广泛社会动员,营造舆论氛围,重点在‘全’字上下功夫。”
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,分析研判我省当前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形势及存在问题,部署重点宣教工作任务,切实提升生态环境宣教工作能力水平,10月18日,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座谈会。
在座谈会上,各市(州)纷纷“摆亮点”“找不足”“谋新路”,不仅总结今年前三季度宣教工作开展情况,还探讨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发展思路。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蔡宝峰出席会议并讲话。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负责人主持会议。
获得2023年度中国环境报社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合影
获得2023年度中国环境报社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合影
会议传达了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有关要求,通报了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开展情况,对我省获得2023年度中国环境报社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。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省五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专题片。
在谈及下一步宣教工作如何做时,蔡宝峰指出,面对当前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全省生态环境宣传队伍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深入贯彻落实全国、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宣教工作的新要求,紧密结合《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(2021-2025)》文件精神,找准定位、转变思路,坚定信心、乘势而上,努力开创生态环境宣教工作新局面。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:
一是创新用好新闻手段。健全例行发布制度,用好用活媒体见面会和新闻通气会,定期解读发布政策举措,回应社会热点。持续加强新闻宣传,用好主流媒体、双微矩阵等宣传资源,全力做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的新闻宣传和报道。
二是拓展媒体舆论阵地。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,积极开展主题网络宣传活动,推动主流舆论声音占领网络阵地。开设特色栏目形成品牌,生动讲好当地的生态环保故事。将自身媒体与三方深度融合,不断培养自身的团队力量和人气,进而提升生态环保的宣传效果。
三是加快构建宣传合力。要围绕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》开展宣传,打造本地特色生态环保品牌。加强与省作协等部门的联系,促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。推广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文化,加强典型引领和志愿服务建设。组织做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项目,提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水平。
四是强化宣教能力建设。提高队伍政治站位,提升宣教队伍个人能力和水平,强化创新意识,提升干部素养。加大宣传资金投入,让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人员有保障、有着落、有能力、能安心、能专心。
五是提前谋划部署明年工作任务。各地要提前研究谋划2024年宣教工作的总体思路、重点任务,结合当地实际,有计划、有步骤、有亮点,做好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等工作。
全省各市(州)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、宣传中心主任,以及省环保宣传中心全体成员参加会议。